(持續補充)
「EIP」,全稱為 Ethereum Improvement Proposals,直譯為以太坊改善提案。大致分成三類:Standard Track EIP, Informational EIP, Meta EIP
其中 Standard Track EIP 又包含了:Core, Networking, Interface, ERC
理論上,以太坊的設計如果要進行任何變動,都必須由 EIP 來推動。
「ERC」,全稱為 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,即以太坊的 RFC(意見徵求),是 EIP 屬性裡的 category(分類)的一種,專門用來負責應用層面的標準與協議。
其中著名的包括有:
ERC-20:token 標準
https://eips.ethereum.org/EIPS/eip-20
ERC-137標準
https://eips.ethereum.org/EIPS/eip-137
ERC-721標準
https://eips.ethereum.org/EIPS/eip-721
ERC-1155: 多類型 TOKEN 標準
https://eips.ethereum.org/EIPS/eip-1155
Q&A
1,EIP 和 ERC 的關係:如果一個 EIP 的 category 屬於 ERC,那麼我們可以將 EIP-xx 表示成 ERC-xx。反之亦然。
2,如何提出 EIP:Clone 此模版
https://github.com/ethereum/EIPs/blob/master/eip-template.md
修改後,向 EIP 的 rep 提出一個 PR 即可。
3,某某項目說自己提出了 EIP 以此證明自己擁有很強的技術實力,所以這是否合乎邏輯?
任何人都可以提出 EIP 提案,所以必須看實際的 EIP 處於一個什麼狀態。
當一個 EIP 處於 Idea 狀態時,它甚至都不會被 EIP 收錄進去。而只有進入 Draft(草稿)狀態時,EIP 才會被收錄。但此時也僅僅是收錄,供大家公開討論。如果未被採用,也長期沒有進展,那麼可能會進入 Stagnant(停滯)狀態 -- 你可以看到很多 EIP 是處於這種狀態的。
只有通過了 Review 和 Last Call,進入了 Final 狀態,一個 EIP 才能被真正的納入標準裡。即使成為了 Final,也不代表 Builder 就一定會用到這個 EIP。
所以一個 EIP 提案,更多的體現的是該項目對於以太坊生態建設的參與度,而不是直接和技術水平掛鉤。
另外,光技術這一項指標,也無法決定項目最終是否成功,不是嗎
參考資料: